科舉制度正式確立的標志是隋煬帝設置進士科。進士科是隋煬帝推廣的一種官員選拔制度。在隋朝時,科舉制度并不是很完善,只有秀才科、明經科、進士科三種形式。到了唐代,科舉制度才逐步完善。
科舉制度有哪些弊端?
一、成為統治的工具
封建社會后期的科舉制度使儒學成為統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;官僚隊伍壯大,但導致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對薄弱。
二、束縛思想
由于統治者改變考試內容使科舉成為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,明太祖將源于元朝的八股文體正式定為科舉考試文體。
三、產生家庭悲劇
由于科舉制度及第者享有豐富的優(yōu)待的榮譽,而且科舉也是普通人出頭的重要途徑,因此經常會有貧士高中之后拋妻棄子的悲劇發(fā)生。
四、導致官場腐敗
科舉制度的政治化,天地君親師的教育造成了師門關系的盛行,造成了嚴重的師門裙帶關系現象。這些師門關系在官場中互相拉幫結派,并且官官相護。